201609230053
有時對方若無其事丟出的一句話,仔細一聽可能會讓人有種「咦?」的感覺,此時如果把這種疑惑感化為言語,就能更加深入話題。 「其實在選擇現在這份工作前,我本來很猶豫究竟要成為美術老師,還是要當體育老師。」 「是喔?」 「不過,最後我還是選擇了美術這條路。」 「原來如此∼。」 這段對話乍看之下,對於對方的每一句話都有反應,感覺好像還不錯,沒有什麼不順暢的地方對吧? 可是,聽完那個人話後,你是不是有種「為什麼?」的感覺呢? 「為什麼後來選了美術呢?」 就是這種疑問。其實在人們的日常對話中,隱藏著許多這種仔細一聽後忍不住產生疑惑的地方。 這種「為什麼?」、「怎麼會?」、「咦?」、「真的嗎?」等等的情感,請各位一定要好好利用,如此一來,先前那段對話的層次就能大大提升。 「其實在選擇現在這份工作前,我本來很猶豫究竟要成為美術老師,還是要當體育老師。」 「是喔?」 「不過,最後我還是選擇了美術這條路。」 「原來如此。可是,為什麼會選了美術啊?」 「其實我兩者都很擅長,所以去哪邊對我來說都無所謂。」 「哦∼。」〈探出身體〉 「於是,後來我就想,擅長美術的體育老師跟擅長體育的美術老師,到底哪 個比較好。」 「啊,原來你是這樣比的啊!」 「對啊!總之我想了一下到底哪個比較帥氣,結果就選了美術老師。」 「說的也是,平常都待在美術教室畫畫的老師,如果突然展現運動萬能的一面,肯定會很受女孩子歡迎。」 「哈哈哈,結果後來我還真的變得很有人氣呢!像是上次……。」 差不多就在此打住吧!因為再說下去的話恐怕會拉得太長。 不過,怎麼樣?對方是不是活力十足地開始滔滔不絕了呢?其中的關鍵,就在於「為什麼?」這個問句。 這段對話是實際發生過的對話。我還記得當我問了為什麼後,對方的表情立刻大幅改變,一副「你終於問了!」的表情,如此也能理解他為何會聊得這麼開心了。 人平常說話的時候,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說。很多環節雖然在本人腦內一氣呵成,說給別人聽時卻東缺西漏。因此,我們常常聽到人家說某人說話時邏輯很跳躍,其實只有旁聽者會有這種感覺,說話者腦中的邏輯卻是十分連貫的。 剛才那段對話也是,雖然他可能在腦中糾結了很久才決定最後的進程,但描述時卻省略了當初煩惱的過程,所以才讓我覺得困惑。雖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經驗談,但人被問到如何判斷和決定一件事時,往往非常樂於分享自己的見解。 「為什麼當時會決定結婚呢?」 「你選擇辭職最主要的原因為何?」 「為什麼突然想要戒菸?」 諸如此類的問題,都非常適合拿來聊天。因為這些都是近乎對方本質、有深度的問題,所以對方自然會很樂於回答,並對提出這些問題的對象產生好感。 而為了丟出這些問題,之前也提過多次,一定要用平常心專注於對方的一言一語。所以說聊天的基本,就是要冷靜地觀察對方。 本文出自台灣東販《超一流!撬開對方話匣子的聊天術》
別自說自話!想炒熱聊天氣氛學會提問才是關鍵
狐狸精纏上了他?該怎麼解決?來徵信社諮詢看看